“福禄寿禧财都有你一份”的观光指南——哈尔滨森林之约民宿

福禄寿禧财都有你一份
福禄寿禧财都有你一份
“福禄寿禧财都有你一份”的观光指南——哈尔滨森林之约民宿

观光

哈尔滨市由沙俄设计建造,是中东铁路的中心枢纽,从城市布局上说是一座标准的欧洲城市。中央大街是就是这座城市中最有代表性的街路,这条长街始建于1900年,街道建筑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71栋,是名副其实的欧洲历史建筑博物馆。 北起哈尔滨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路主干线,长1400米。主街及周边的辅路商服林立,是哈尔滨人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主要好处是可以观看防洪纪念塔标志性建筑,松花江两岸(亦可由此直接坐船去太阳岛街里,或者左转坐松花江索道过江至太阳岛街里),各种风格的欧洲历史建筑(建筑上有简介牌),尤为突出的是欧洲新艺术建筑风格(沙俄想创新来比肩法国,但在欧洲昙花一现,但哈尔滨却成了蜂拥而至的沙俄建筑艺术家们刷存在感的地方,新艺术风格建筑几乎遍布中央大街,东/西大直街周边,是世界建筑历史中的活标本);品尝哈尔滨最著名的各类美食【秋林食品的大列巴、塞依克,秋林里道斯的红肠系列、酒糖,华梅西餐厅(果脯面包,俄式西餐),马迭尔冷饮厅(冰棍,酸奶,小面包),老厨家锅包肉(网红但老哈尔滨人并不认同)】,逛逛著名的百盛商业区,中央商城,金安欧罗巴商厦等等。注意:烤红肠不要吃,不是好红肠。
50 yerel halk öneriyor
Zhongyang Street
50 yerel halk öneriyor
哈尔滨市由沙俄设计建造,是中东铁路的中心枢纽,从城市布局上说是一座标准的欧洲城市。中央大街是就是这座城市中最有代表性的街路,这条长街始建于1900年,街道建筑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71栋,是名副其实的欧洲历史建筑博物馆。 北起哈尔滨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路主干线,长1400米。主街及周边的辅路商服林立,是哈尔滨人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主要好处是可以观看防洪纪念塔标志性建筑,松花江两岸(亦可由此直接坐船去太阳岛街里,或者左转坐松花江索道过江至太阳岛街里),各种风格的欧洲历史建筑(建筑上有简介牌),尤为突出的是欧洲新艺术建筑风格(沙俄想创新来比肩法国,但在欧洲昙花一现,但哈尔滨却成了蜂拥而至的沙俄建筑艺术家们刷存在感的地方,新艺术风格建筑几乎遍布中央大街,东/西大直街周边,是世界建筑历史中的活标本);品尝哈尔滨最著名的各类美食【秋林食品的大列巴、塞依克,秋林里道斯的红肠系列、酒糖,华梅西餐厅(果脯面包,俄式西餐),马迭尔冷饮厅(冰棍,酸奶,小面包),老厨家锅包肉(网红但老哈尔滨人并不认同)】,逛逛著名的百盛商业区,中央商城,金安欧罗巴商厦等等。注意:烤红肠不要吃,不是好红肠。
先脑补一下相关知识—— 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即东罗马帝国,又称新罗马,核心位于君士坦丁堡和巴尔干半岛,领土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西班牙南部沿海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中的东罗马帝国延续了近千年之久,在此期间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17世纪,“东罗马帝国”都是西方历史学家对这个帝国的正式称呼。1557年,德意志历史学家赫罗尼姆斯·沃尔夫在其整理编纂的《历代拜占庭历史学家手稿》中,为了区分罗马时代以前的古典希腊文献与中世纪东罗马帝国的希腊文献,引入了“拜占庭帝国”这个叫法。这个称呼来源于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的前身——古希腊的殖民地拜占庭城。17世纪之后,经过孟德斯鸠等人的使用,这个称呼逐渐被西欧历史学家广泛应用,来区分(实际上相当不同的)古代罗马帝国东半部与中世纪的、希腊化的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和宗教对于今日的东欧各国有很大的影响,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史料、著作和理性的哲学思想也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基督教。分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三大派系,但因历史发展的缘故,汉语所称的“基督教”指新教。基督教形成后,开始在罗马帝国的许多地区流传,引起罗马统治者注意,期间不断受到镇压和安抚;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之后,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基督教也分裂为东、西两个教派:东派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西派以罗马城为中心。西部教派的罗马主教成为西欧所有教会的首领,日后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教皇制,进入中世纪后,基督教成为欧洲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对欧洲各国的文化产生深远影响。11世纪,东、西方教会正式决裂,东部标榜自己的正统性,称“希腊正教”,又称“东正教”;西部教会标榜自己的普世性,称“罗马公教”,即天主教。16世纪欧洲出现宗教改革运动,罗马公教(天主教)内部陆续分化出若干个派别,其特点是使用删减掉若干章节的《圣经》,被统称为“抗罗宗”,又称“新教”。因为历史和文化原因,19世纪,新教(抗罗宗)在传入中国时,中国人直接将其翻译为“基督教”。其实,中国人所说的“基督教”一词,特指从天主教会分裂出来的新教。因为沙皇俄国是东部教派,信奉东正教,所以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是东正教堂。在中世纪,沙俄一直被其他欧洲国家排斥,被视为“蛮夷”,政治地位很低。1453年,“第二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沦陷,拜占庭帝国灭亡。拜占庭国王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他的一个儿子战死一个投靠了土耳其人,只有他的侄女索菲亚公主逃到了罗马(西部教派)。罗马教廷出于牵制奥斯曼土耳其的目的,于1472年将索菲亚嫁给了莫斯科领主伊凡三世。伊凡三世迎娶了索非亚公主后,腰杆立马硬了,宣布自己是拜占廷帝国的继承者,从此以拜占庭帝国的继承者自居。作为拜占庭帝国的继承者,他们和灭了拜占庭的奥斯曼土耳其自然成为了仇敌,所以沙俄一直和土耳其死磕。以至于当今世界俄罗斯与土耳其亦势同水火,因为土耳其现由美国扶持的伊斯兰教逊尼派统治,所以俄罗斯自然支持与土耳其势不两立的叙利亚伊斯兰教什叶派,所以世界上永远都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因此,能被命名为圣索菲亚的教堂都是大教堂。 教堂是基督教三大流派(天主教,基督新教,东正教)举行弥撒礼拜等宗教事宜的地方,按照级别分类有:主教坐堂,大教堂(大殿),教堂,礼拜堂等。世界现今前三大教堂是天主教的:圣彼得大教堂,米兰大教堂,塞维利亚大教堂,全世界共有1,520座宗座圣殿,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欧洲,特别是在意大利。 欧洲的教堂主要分为四种建筑风格:罗马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和现代主义教堂,也有少数其他风格的教堂。天主教、新教、东正教教堂外观的差别:天主教堂:大多采用巴洛克或哥特式(野蛮之意,区别于正统的罗马式)风格; 新教教堂:大多是简约风格(16世纪以后才有新教);东正教堂:大多是洋葱头房顶上有个十字架 ,采用罗马式风格,即正统风格。内部差别:天主教堂:一定有苦像和圣像(耶稣)。新教教堂:大多没有苦像和圣像只有十字架(路德宗与圣公会有苦像) 。东正教堂:看起来与天主教基本一致,但圣像很有东欧风格。 书归正传—— 哈尔滨圣索非亚大教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东侧的透笼街,是一座典型的拜占庭式(东罗马式)东正教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是俄罗斯帝国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随军教堂。哈尔滨圣索非亚大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1996年11月,该教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教堂被修复并作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向公众开放。圣·索菲亚教堂内部现作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博物馆”使用。 圣索菲亚教堂位于哈尔滨市内,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1996年11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圣索菲亚教堂修复并更名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 公元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通车,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也侵入了哈尔滨。 公元1907年,沙俄为了稳定远离家乡士兵的军心,破土动工建造圣索非亚教堂,当年一座全木结构的教堂落成,用作该步兵师的随军教堂。 1923年9月27日,圣索非亚教堂举行了第二次重建奠基典礼,经过长达9年的精心施工,一座富丽堂皇,典雅超俗的建筑精品竣工,改为清水红砖、绿色圆顶的拜占庭式建筑。 1958年开始关闭教堂。文革期间教堂遭到部分破坏,曾经作为哈尔滨第一百货公司的仓库使用。 199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圣索菲亚教堂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政府将遮挡教堂的建筑物拆除,并对教堂进行修复,辟建广场7000平方米,光大了这一重点保护建筑的艺术风貌。在同年9月2日改为建筑博物馆,用以展示哈尔滨的受多种文化影响的建筑艺术。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作为建筑艺术博物馆,已成为哈尔滨一处独特的景观。其中全国热播的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很多镜头就取自这里。 1997年6月,为保护国家历史文物,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决定对索菲亚教堂广场实施综合整治。 2000年,市政府组织了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广场扩建、中心休闲广场建设及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建设工程。 2000年10月1日,建筑艺术广场扩建和中心休闲广场建设工程于竣工投入使用。扩建后的建筑艺术广场面积由6000平方米增至10000平方米,中心广场面积36154平方米。 2001年7月1日,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建设工程于竣工对外开放,地下展馆总建筑面积3972平方,是哈市首次建设的现代化展馆,共分展览、演示、接待、办公、沙盘控制、展品贮备等六个区域。位于展馆中央的是1:600的哈尔滨城市建设规划沙盘,总面积396平方米,表现市区面积142.56平方公里,涵盖了南岗、道里、道外、动力、香坊、太平六个行政区域。 2006年又对教堂周边的区域进行大规模改造扩建,对教堂增加了夜间照明装置,改造于同年12月完成,使其成为市民休闲场地。 圣索菲亚教堂气势恢弘,精美绝伦。教堂的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篷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 内部设计 索菲亚教堂的蓬顶以主穹顶为轴心,分布与主穹顶的前后左右四个帐篷大小不一,装饰十分精美与主穹顶形成了主从结构,主体以大小套叠的拱券构成母体,组成的细部丰富而生动。位于大穹顶下方的是一个16面体的大鼓座,鼓座的第一个段面都开了一个高侧窗,檐口装饰线角为花瓣形和神乳体。鼓座下部经过多层线角过流到下层八面体的大柱墩。底部棱、角、线和谐连接,为罗马风格的边疆拱券的设计风格。 位于道里区透笼街商业中心地带,公交车1、2、3、5、8、13、16、64、66、74、101、102、103路公交车在附近都有站,站名分别是:哈尔滨建筑艺术广场、哈一百、时装大厦、金太阳精品城,从火车站乘出租车起车费9(燃耗加1元)元钱。 游览时间 索菲亚建筑艺术馆开馆时间: 8.00――18.00 全年无休 票价:15.00元 广场喷泉夏天每天晚上7.30分开始强烈喷泉十分钟后,继续缓喷至8。30时许。 周边环境 索菲亚金太阳购物心中(专营时尚服饰)、曼哈顿商业大厦(酒店)、哈一百、华联商厦就在附近,黑龙江报业集团、中央大街离此也很近,步行十几分钟。 广场有广场鸽,四季都有这些精灵与红砖相映;广场上有街头人像画家,可在此留份肖像纪念;广场上有啤酒广场,夏天坐在露天阳台上打着遮阳伞喝啤酒的感觉相当的好。 拍摄意境 四季的任何时间拍摄都各有意境。冬天下雪后房上有雪的感觉非常好,教堂的砖的质感、房顶、窗子、门都有特色,广场上的合围钢架结构和教堂在晚上的灯光下别有特色。 景区价值 巍峨壮美的圣索菲亚教堂,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不仅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而且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研究哈尔滨市近代历史的重要珍迹,现为东北第二大城市哈尔滨市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16 yerel halk öneriyor
圣·索菲亚教堂
16 yerel halk öneriyor
先脑补一下相关知识—— 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即东罗马帝国,又称新罗马,核心位于君士坦丁堡和巴尔干半岛,领土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西班牙南部沿海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中的东罗马帝国延续了近千年之久,在此期间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17世纪,“东罗马帝国”都是西方历史学家对这个帝国的正式称呼。1557年,德意志历史学家赫罗尼姆斯·沃尔夫在其整理编纂的《历代拜占庭历史学家手稿》中,为了区分罗马时代以前的古典希腊文献与中世纪东罗马帝国的希腊文献,引入了“拜占庭帝国”这个叫法。这个称呼来源于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的前身——古希腊的殖民地拜占庭城。17世纪之后,经过孟德斯鸠等人的使用,这个称呼逐渐被西欧历史学家广泛应用,来区分(实际上相当不同的)古代罗马帝国东半部与中世纪的、希腊化的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和宗教对于今日的东欧各国有很大的影响,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史料、著作和理性的哲学思想也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基督教。分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三大派系,但因历史发展的缘故,汉语所称的“基督教”指新教。基督教形成后,开始在罗马帝国的许多地区流传,引起罗马统治者注意,期间不断受到镇压和安抚;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之后,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基督教也分裂为东、西两个教派:东派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西派以罗马城为中心。西部教派的罗马主教成为西欧所有教会的首领,日后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教皇制,进入中世纪后,基督教成为欧洲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对欧洲各国的文化产生深远影响。11世纪,东、西方教会正式决裂,东部标榜自己的正统性,称“希腊正教”,又称“东正教”;西部教会标榜自己的普世性,称“罗马公教”,即天主教。16世纪欧洲出现宗教改革运动,罗马公教(天主教)内部陆续分化出若干个派别,其特点是使用删减掉若干章节的《圣经》,被统称为“抗罗宗”,又称“新教”。因为历史和文化原因,19世纪,新教(抗罗宗)在传入中国时,中国人直接将其翻译为“基督教”。其实,中国人所说的“基督教”一词,特指从天主教会分裂出来的新教。因为沙皇俄国是东部教派,信奉东正教,所以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是东正教堂。在中世纪,沙俄一直被其他欧洲国家排斥,被视为“蛮夷”,政治地位很低。1453年,“第二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沦陷,拜占庭帝国灭亡。拜占庭国王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他的一个儿子战死一个投靠了土耳其人,只有他的侄女索菲亚公主逃到了罗马(西部教派)。罗马教廷出于牵制奥斯曼土耳其的目的,于1472年将索菲亚嫁给了莫斯科领主伊凡三世。伊凡三世迎娶了索非亚公主后,腰杆立马硬了,宣布自己是拜占廷帝国的继承者,从此以拜占庭帝国的继承者自居。作为拜占庭帝国的继承者,他们和灭了拜占庭的奥斯曼土耳其自然成为了仇敌,所以沙俄一直和土耳其死磕。以至于当今世界俄罗斯与土耳其亦势同水火,因为土耳其现由美国扶持的伊斯兰教逊尼派统治,所以俄罗斯自然支持与土耳其势不两立的叙利亚伊斯兰教什叶派,所以世界上永远都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因此,能被命名为圣索菲亚的教堂都是大教堂。 教堂是基督教三大流派(天主教,基督新教,东正教)举行弥撒礼拜等宗教事宜的地方,按照级别分类有:主教坐堂,大教堂(大殿),教堂,礼拜堂等。世界现今前三大教堂是天主教的:圣彼得大教堂,米兰大教堂,塞维利亚大教堂,全世界共有1,520座宗座圣殿,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欧洲,特别是在意大利。 欧洲的教堂主要分为四种建筑风格:罗马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和现代主义教堂,也有少数其他风格的教堂。天主教、新教、东正教教堂外观的差别:天主教堂:大多采用巴洛克或哥特式(野蛮之意,区别于正统的罗马式)风格; 新教教堂:大多是简约风格(16世纪以后才有新教);东正教堂:大多是洋葱头房顶上有个十字架 ,采用罗马式风格,即正统风格。内部差别:天主教堂:一定有苦像和圣像(耶稣)。新教教堂:大多没有苦像和圣像只有十字架(路德宗与圣公会有苦像) 。东正教堂:看起来与天主教基本一致,但圣像很有东欧风格。 书归正传—— 哈尔滨圣索非亚大教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东侧的透笼街,是一座典型的拜占庭式(东罗马式)东正教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是俄罗斯帝国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随军教堂。哈尔滨圣索非亚大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1996年11月,该教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教堂被修复并作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向公众开放。圣·索菲亚教堂内部现作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博物馆”使用。 圣索菲亚教堂位于哈尔滨市内,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1996年11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圣索菲亚教堂修复并更名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 公元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通车,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也侵入了哈尔滨。 公元1907年,沙俄为了稳定远离家乡士兵的军心,破土动工建造圣索非亚教堂,当年一座全木结构的教堂落成,用作该步兵师的随军教堂。 1923年9月27日,圣索非亚教堂举行了第二次重建奠基典礼,经过长达9年的精心施工,一座富丽堂皇,典雅超俗的建筑精品竣工,改为清水红砖、绿色圆顶的拜占庭式建筑。 1958年开始关闭教堂。文革期间教堂遭到部分破坏,曾经作为哈尔滨第一百货公司的仓库使用。 199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圣索菲亚教堂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政府将遮挡教堂的建筑物拆除,并对教堂进行修复,辟建广场7000平方米,光大了这一重点保护建筑的艺术风貌。在同年9月2日改为建筑博物馆,用以展示哈尔滨的受多种文化影响的建筑艺术。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作为建筑艺术博物馆,已成为哈尔滨一处独特的景观。其中全国热播的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很多镜头就取自这里。 1997年6月,为保护国家历史文物,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决定对索菲亚教堂广场实施综合整治。 2000年,市政府组织了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广场扩建、中心休闲广场建设及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建设工程。 2000年10月1日,建筑艺术广场扩建和中心休闲广场建设工程于竣工投入使用。扩建后的建筑艺术广场面积由6000平方米增至10000平方米,中心广场面积36154平方米。 2001年7月1日,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建设工程于竣工对外开放,地下展馆总建筑面积3972平方,是哈市首次建设的现代化展馆,共分展览、演示、接待、办公、沙盘控制、展品贮备等六个区域。位于展馆中央的是1:600的哈尔滨城市建设规划沙盘,总面积396平方米,表现市区面积142.56平方公里,涵盖了南岗、道里、道外、动力、香坊、太平六个行政区域。 2006年又对教堂周边的区域进行大规模改造扩建,对教堂增加了夜间照明装置,改造于同年12月完成,使其成为市民休闲场地。 圣索菲亚教堂气势恢弘,精美绝伦。教堂的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篷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 内部设计 索菲亚教堂的蓬顶以主穹顶为轴心,分布与主穹顶的前后左右四个帐篷大小不一,装饰十分精美与主穹顶形成了主从结构,主体以大小套叠的拱券构成母体,组成的细部丰富而生动。位于大穹顶下方的是一个16面体的大鼓座,鼓座的第一个段面都开了一个高侧窗,檐口装饰线角为花瓣形和神乳体。鼓座下部经过多层线角过流到下层八面体的大柱墩。底部棱、角、线和谐连接,为罗马风格的边疆拱券的设计风格。 位于道里区透笼街商业中心地带,公交车1、2、3、5、8、13、16、64、66、74、101、102、103路公交车在附近都有站,站名分别是:哈尔滨建筑艺术广场、哈一百、时装大厦、金太阳精品城,从火车站乘出租车起车费9(燃耗加1元)元钱。 游览时间 索菲亚建筑艺术馆开馆时间: 8.00――18.00 全年无休 票价:15.00元 广场喷泉夏天每天晚上7.30分开始强烈喷泉十分钟后,继续缓喷至8。30时许。 周边环境 索菲亚金太阳购物心中(专营时尚服饰)、曼哈顿商业大厦(酒店)、哈一百、华联商厦就在附近,黑龙江报业集团、中央大街离此也很近,步行十几分钟。 广场有广场鸽,四季都有这些精灵与红砖相映;广场上有街头人像画家,可在此留份肖像纪念;广场上有啤酒广场,夏天坐在露天阳台上打着遮阳伞喝啤酒的感觉相当的好。 拍摄意境 四季的任何时间拍摄都各有意境。冬天下雪后房上有雪的感觉非常好,教堂的砖的质感、房顶、窗子、门都有特色,广场上的合围钢架结构和教堂在晚上的灯光下别有特色。 景区价值 巍峨壮美的圣索菲亚教堂,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不仅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而且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研究哈尔滨市近代历史的重要珍迹,现为东北第二大城市哈尔滨市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东北虎林园座落于美丽的松花江北岸,与太阳岛毗邻。占地面积144万平方米,是一个集饲养、繁育、科研、保护、野化训练、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是哈尔滨市独具特色的标志性旅游景点。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东北虎种源繁育基地。整个游览过程将依次穿行8个乘车游览区、观虎台和步行区,可以观赏到不同年龄的纯种东北虎及非洲狮、白虎、白色非洲狮、黑虎、狮虎兽等世界上极为稀少的大型猫科动物。一号园区叫野化训练区,顾名思义这个园区担负着对虎进行初期野化训练的职能。作为"百兽之王"的东北虎,其威武的形象,乃至于象征勇敢者的精神,早已植根于世界文化之中。很久以前虎就同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后来作为某些部落的图腾象征,自此以后,中华民族的文化就与虎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人类人口的增长和经济活动的加剧,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适合老虎生存需要的森林遭到大面积的砍伐,栖息地面积逐步缩小;同时由于环境变化导致虎的食物匮乏,自然界中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八十年代初,通过林业部门的调查显示:野生的东北虎全世界仅有400余只。目前在中国境内仅有15只左右,东北虎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为了使东北虎的野外种群得到恢复,1986年在国家林业部、国家濒管办的支持下,在牡丹江海林境内建立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东北虎饲养繁育基地----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猫科中心"的成立,拉开了我国大种群人工饲养繁育东北虎的序幕。当时的目的是要通过人工繁育手段有效地保护濒临灭绝的东北虎,同时考虑在种群达到一定数量以后,开展国内、国际间的贸易,开发相关产品加工、销售的商业价值。 1992年中国作为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公约的缔约国在国际公约上签字。1993年国务院下达了《禁止虎骨和犀牛角贸易的通知》,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银行拒绝向"猫科中心"贷款。因为没有资金,虎的饲料问题无法解决,使东北虎的保护工作和一度陷入了困境。为了对濒危的东北虎进行更好的保护和更进一步的科学研究,1996年元月成立了黑龙江东北虎林园,开发利用东北虎的旅游观赏价值,走以虎养虎的道路,用旅游收入支持保护、科研和野化训练工作,所以我们说每位参观者都是在间接地为保护东北虎捐款,您的爱心一定能得到回报。 IUCN的物种生存委员会的重引入专家组,1995年制定的"重引入指南"中指出:"大多数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生存,必须严格依赖于其积累的经验和幼年所学的知识。"这就要求圈养种源放归自然之前必须进行野化训练。东北虎林园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饲养东北虎的种群,而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将其放归自然。因此,在最大限度地模拟野生东北虎栖息生境的条件下,进行东北虎的野外生存训练,将有助于恢复东北虎的野性,识别猎物、捕食技能和生存能力。通过近七年的不断摸索和实践,东北虎林园在广大科研和饲养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探索出了较为成功的半散放条件下东北虎的饲养管理和野化训练的模式,虎的种群数量逐步扩大。从建园初期的二十八只扩大到现在的300多只,而且使人工饲养的东北虎在自身的生存能力、野外适应能力、奔跑速度、捕食技能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为今后"放虎归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东北虎的放归是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但要实现这个目标任重道远。首先要在自然界恢复东北虎的栖息地;第二要在栖息地内恢复虎的食物链体系;第三还要经过养成虎人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 东北虎学名为"西伯利亚虎",起源于亚洲东北部,即我国东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有300万年的进化史。它与世界上里海虎、孟加拉虎、苏门达腊虎、爪哇虎、巴里虎、印支虎、华南虎等7个亚种比较,身长体重,凶猛强悍,称为"王中之王"。其它亚种均为东北虎向地球其它地区扩展分化出来的。 虎属食肉目,猫科,豹属,是由古食肉类进化而来的。在第三纪早期,古食肉类中的猫形类有数个分支:其中一支是古猎豹,贯穿各地质时期而进化为现今的猎豹;一支是犬齿高度特化的古剑齿虎类;一支是与古剑齿虎类相似的伪剑齿虎类;最后一支是古猫类。古剑齿虎类和伪剑齿虎类分别在第三纪早期和晚期灭绝,古猫类得以幸存,其中类虎古猫就是现今虎的祖先,后来古猫类又分化为三支:真猫类、恐猫类和真剑齿虎类,后二者均在第四纪冰河期灭绝,只有真猫类幸存下来,并分化成猫族和豹族两大类群而延续至今,现今的虎就是豹族成员之一。虎只分布于欧亚大陆,世界上的虎都属于一个种,分8个亚种。因人为的影响,虎的分布区逐步缩小,虎的数量也急剧下降。巴厘虎、里海虎、爪哇虎分别于上世纪3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绝种,其余的5个亚种也濒临险境。产于我国的东北虎和华南虎也已极度濒危,所以1989年颁布实施的《野化动物保护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备忘录》把虎作为一类保护动物严格予以保护,从而进一步确定了对老虎所有亚种的保护地位。 东北虎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曾广泛分布,但近30多年来,东北虎的分布区已大缩小,到八十年代初仅见于东北部山区(张广才岭和老爷岭)。东北虎是典型的森林中栖息的动物,它生存的环境主要是针阔叶混交林或原始阔叶林,它也经常到高草灌丛中寻找食物或者在山脊、山顶有石砬子的地方活动。 老虎是夜行性动物,多在夜间出来活动,而白天大多躲在隐蔽的地方休息,所以人们白天看到的老虎多是正在睡懒觉。老虎活动最频繁的时候是在清晨或者黄昏,但在严寒的冬天,白天老虎也出来寻找食物。色彩斑斓的东北虎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分外耀眼,尤现虎之威武,如果天公作美,还可见到罕见的"霜虎奇观"。 大多数猫科动物都属于半避水动物,唯独老虎擅长游泳,而且水性极好,一口气游到五六公里不成问题。它也可短时间内潜入4米多深的水中将鸭子捕到。如果您注意,将可以看到在我们的每一个园区内都为老虎修建了1-2个大型游泳池,以供老虎夏天在水中嬉戏和纳凉。 老虎生性凶猛,在野外主要猎获大、中型食草动物,如野猪、鹿,其次是野兔、狐狸、野鸡之类的中、小型动物;偶尔也捕杀熊、狼这类猛兽充饥,当然没有足够的把握老虎是绝对不干的。东北虎捕食多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伏击法。利用它发达的嗅觉和听觉确定目标,然后静静地潜伏在灌木丛中,等猎物走近时骤然跳起,猛扑过去用尖刀般的利齿咬断猎物的喉管和颈椎,很快将猎物置于死地。二是跟踪追击。当老虎发现动物活动的新鲜痕迹,可以是足迹,也可以是气味,随即循迹跟踪,直到接近猎物,一旦发现目标,便小心翼翼地匍匐前进,直到确认猎物在有效的攻击距离内,老虎便拼力扑去,一般偶蹄动物在虎的猛扑擒拿下很难逃离虎口。老虎的奔跑速度可达20米/秒以上,百米远的距离瞬间即到。据资料记载,老虎的捕食不是每次都成功的,在野外一般捕食10次,能捕到一、二次就很不容易(因为体大,虽然爆发力很强,奔跑速度很快,但其耐力不足)。通常老虎会将捕获的猎物叼到或拖到隐蔽的地方开始它的美餐。捕获大型动物,多数先在皮薄肉多的地方撕咬,饱餐以后无论剩下多学科少残体,均弃之而去,不再返回。老虎的性情高傲,不吃自己剩下的食物,更不吃腐肉。 在东北虎林园经过野化训练的老虎在捕捉大型食草动物(如牛、梅花鹿)的时候,还是非常讲究技巧的。它们往往潜行跟踪,大约在猎物距自己20-30米的时候,突然加速,猛然跃起,用前胸压在牛的背部,以锐利的牙齿紧咬住牛的脖子,一个翻身,顺势就将几百公斤重的牛掀翻在地。如果遇到挣扎,它们会死死咬住牛的喉咙,直到牛窒息死亡。现在我们所处的园区是2号 园区,也叫成虎园。这里放养着十只左右6---7岁的老虎。这群虎是东北虎林园成立后在哈尔滨繁殖的第一批东北虎。一般我们称4岁以上的虎为成虎,虎的平均年龄寿命为二十年左右,2岁半至3岁性成熟,6---7岁的虎相当于人30岁左右,正值壮年。
东北虎林园
东北虎林园座落于美丽的松花江北岸,与太阳岛毗邻。占地面积144万平方米,是一个集饲养、繁育、科研、保护、野化训练、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是哈尔滨市独具特色的标志性旅游景点。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东北虎种源繁育基地。整个游览过程将依次穿行8个乘车游览区、观虎台和步行区,可以观赏到不同年龄的纯种东北虎及非洲狮、白虎、白色非洲狮、黑虎、狮虎兽等世界上极为稀少的大型猫科动物。一号园区叫野化训练区,顾名思义这个园区担负着对虎进行初期野化训练的职能。作为"百兽之王"的东北虎,其威武的形象,乃至于象征勇敢者的精神,早已植根于世界文化之中。很久以前虎就同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后来作为某些部落的图腾象征,自此以后,中华民族的文化就与虎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人类人口的增长和经济活动的加剧,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适合老虎生存需要的森林遭到大面积的砍伐,栖息地面积逐步缩小;同时由于环境变化导致虎的食物匮乏,自然界中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八十年代初,通过林业部门的调查显示:野生的东北虎全世界仅有400余只。目前在中国境内仅有15只左右,东北虎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为了使东北虎的野外种群得到恢复,1986年在国家林业部、国家濒管办的支持下,在牡丹江海林境内建立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东北虎饲养繁育基地----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猫科中心"的成立,拉开了我国大种群人工饲养繁育东北虎的序幕。当时的目的是要通过人工繁育手段有效地保护濒临灭绝的东北虎,同时考虑在种群达到一定数量以后,开展国内、国际间的贸易,开发相关产品加工、销售的商业价值。 1992年中国作为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公约的缔约国在国际公约上签字。1993年国务院下达了《禁止虎骨和犀牛角贸易的通知》,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银行拒绝向"猫科中心"贷款。因为没有资金,虎的饲料问题无法解决,使东北虎的保护工作和一度陷入了困境。为了对濒危的东北虎进行更好的保护和更进一步的科学研究,1996年元月成立了黑龙江东北虎林园,开发利用东北虎的旅游观赏价值,走以虎养虎的道路,用旅游收入支持保护、科研和野化训练工作,所以我们说每位参观者都是在间接地为保护东北虎捐款,您的爱心一定能得到回报。 IUCN的物种生存委员会的重引入专家组,1995年制定的"重引入指南"中指出:"大多数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生存,必须严格依赖于其积累的经验和幼年所学的知识。"这就要求圈养种源放归自然之前必须进行野化训练。东北虎林园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饲养东北虎的种群,而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将其放归自然。因此,在最大限度地模拟野生东北虎栖息生境的条件下,进行东北虎的野外生存训练,将有助于恢复东北虎的野性,识别猎物、捕食技能和生存能力。通过近七年的不断摸索和实践,东北虎林园在广大科研和饲养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探索出了较为成功的半散放条件下东北虎的饲养管理和野化训练的模式,虎的种群数量逐步扩大。从建园初期的二十八只扩大到现在的300多只,而且使人工饲养的东北虎在自身的生存能力、野外适应能力、奔跑速度、捕食技能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为今后"放虎归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东北虎的放归是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但要实现这个目标任重道远。首先要在自然界恢复东北虎的栖息地;第二要在栖息地内恢复虎的食物链体系;第三还要经过养成虎人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 东北虎学名为"西伯利亚虎",起源于亚洲东北部,即我国东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有300万年的进化史。它与世界上里海虎、孟加拉虎、苏门达腊虎、爪哇虎、巴里虎、印支虎、华南虎等7个亚种比较,身长体重,凶猛强悍,称为"王中之王"。其它亚种均为东北虎向地球其它地区扩展分化出来的。 虎属食肉目,猫科,豹属,是由古食肉类进化而来的。在第三纪早期,古食肉类中的猫形类有数个分支:其中一支是古猎豹,贯穿各地质时期而进化为现今的猎豹;一支是犬齿高度特化的古剑齿虎类;一支是与古剑齿虎类相似的伪剑齿虎类;最后一支是古猫类。古剑齿虎类和伪剑齿虎类分别在第三纪早期和晚期灭绝,古猫类得以幸存,其中类虎古猫就是现今虎的祖先,后来古猫类又分化为三支:真猫类、恐猫类和真剑齿虎类,后二者均在第四纪冰河期灭绝,只有真猫类幸存下来,并分化成猫族和豹族两大类群而延续至今,现今的虎就是豹族成员之一。虎只分布于欧亚大陆,世界上的虎都属于一个种,分8个亚种。因人为的影响,虎的分布区逐步缩小,虎的数量也急剧下降。巴厘虎、里海虎、爪哇虎分别于上世纪3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绝种,其余的5个亚种也濒临险境。产于我国的东北虎和华南虎也已极度濒危,所以1989年颁布实施的《野化动物保护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备忘录》把虎作为一类保护动物严格予以保护,从而进一步确定了对老虎所有亚种的保护地位。 东北虎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曾广泛分布,但近30多年来,东北虎的分布区已大缩小,到八十年代初仅见于东北部山区(张广才岭和老爷岭)。东北虎是典型的森林中栖息的动物,它生存的环境主要是针阔叶混交林或原始阔叶林,它也经常到高草灌丛中寻找食物或者在山脊、山顶有石砬子的地方活动。 老虎是夜行性动物,多在夜间出来活动,而白天大多躲在隐蔽的地方休息,所以人们白天看到的老虎多是正在睡懒觉。老虎活动最频繁的时候是在清晨或者黄昏,但在严寒的冬天,白天老虎也出来寻找食物。色彩斑斓的东北虎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分外耀眼,尤现虎之威武,如果天公作美,还可见到罕见的"霜虎奇观"。 大多数猫科动物都属于半避水动物,唯独老虎擅长游泳,而且水性极好,一口气游到五六公里不成问题。它也可短时间内潜入4米多深的水中将鸭子捕到。如果您注意,将可以看到在我们的每一个园区内都为老虎修建了1-2个大型游泳池,以供老虎夏天在水中嬉戏和纳凉。 老虎生性凶猛,在野外主要猎获大、中型食草动物,如野猪、鹿,其次是野兔、狐狸、野鸡之类的中、小型动物;偶尔也捕杀熊、狼这类猛兽充饥,当然没有足够的把握老虎是绝对不干的。东北虎捕食多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伏击法。利用它发达的嗅觉和听觉确定目标,然后静静地潜伏在灌木丛中,等猎物走近时骤然跳起,猛扑过去用尖刀般的利齿咬断猎物的喉管和颈椎,很快将猎物置于死地。二是跟踪追击。当老虎发现动物活动的新鲜痕迹,可以是足迹,也可以是气味,随即循迹跟踪,直到接近猎物,一旦发现目标,便小心翼翼地匍匐前进,直到确认猎物在有效的攻击距离内,老虎便拼力扑去,一般偶蹄动物在虎的猛扑擒拿下很难逃离虎口。老虎的奔跑速度可达20米/秒以上,百米远的距离瞬间即到。据资料记载,老虎的捕食不是每次都成功的,在野外一般捕食10次,能捕到一、二次就很不容易(因为体大,虽然爆发力很强,奔跑速度很快,但其耐力不足)。通常老虎会将捕获的猎物叼到或拖到隐蔽的地方开始它的美餐。捕获大型动物,多数先在皮薄肉多的地方撕咬,饱餐以后无论剩下多学科少残体,均弃之而去,不再返回。老虎的性情高傲,不吃自己剩下的食物,更不吃腐肉。 在东北虎林园经过野化训练的老虎在捕捉大型食草动物(如牛、梅花鹿)的时候,还是非常讲究技巧的。它们往往潜行跟踪,大约在猎物距自己20-30米的时候,突然加速,猛然跃起,用前胸压在牛的背部,以锐利的牙齿紧咬住牛的脖子,一个翻身,顺势就将几百公斤重的牛掀翻在地。如果遇到挣扎,它们会死死咬住牛的喉咙,直到牛窒息死亡。现在我们所处的园区是2号 园区,也叫成虎园。这里放养着十只左右6---7岁的老虎。这群虎是东北虎林园成立后在哈尔滨繁殖的第一批东北虎。一般我们称4岁以上的虎为成虎,虎的平均年龄寿命为二十年左右,2岁半至3岁性成熟,6---7岁的虎相当于人30岁左右,正值壮年。
哈尔滨著名景点哈尔滨太阳岛,从松花江江南出发前往江北,陆路经松花江公路大桥可抵达,或坐轮渡船抵达太阳岛街里,还可以乘松花江过江索道直达太阳岛街里。 松花江公路大桥是赴太阳岛的陆路通道,始建于1983年5月10日,建成于1986年8月30日竣工,历时三年零四个月,大桥呈剪刀形状,给人以若大个松花江被一刀剪断之感,大桥全片1565米,是当时全国公路桥之最。这座桥的设计者是一位女士,当时人们说女人总是喜欢剪剪裁裁,所以设计成剪刀形状,松花江公路大桥的确好似园丁手中地剪刀一样,把松花江秀丽风景修剪得更加迷人。 松花江,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等等。大家一定也听过郑绪岚的《太阳岛上》,太阳岛位于松花江北岸,与市区仅一江之隔,总面积达三十八万平方公里,很多年以前,这个岛屿盛产鳊花鱼,女真族鳊花鱼的发音是“太宜安”,说快了听起来象太阳,久传至今这个岛屿就被称为太阳岛了。太阳岛四面环水,是著名避暑胜地,我们到了太阳岛上,可以免费游览街里,进行全岛游。有很多中东铁路时期俄罗斯人建的别墅,砖木结构极富俄罗斯风格特色,早年间还有居民居住,现在都被迁出作为保护建筑。其中的俄罗斯风情园可以购票进入参观。如果坐过江索道到太阳岛街里,下坡即到俄罗斯风情园。另外还有一些作为饭店对外开放,俄罗斯风情园对面就有肯德基,可以在这些地方就餐。 下面重点介绍太阳岛公园景区,在公园里树木茂密,全岛遍植各种树木100种30多万珠,树种有江松,樟子松,落叶松,杨树,柳树,榆树,还有丁香等。整个公园面积是114公顷,园内建有水阁云天,青年之家,水榭,哈尔滨中日友谊园等游乐场所,一幢幢别墅式的建筑隐现在树丛中富有浓厚的欧式情调,“水阁云天“是园中之园,园内有长廊,方阁,荷花湖,太阳湖,太阳山和瀑布,平台遥望可以观赏到不同角度的岛上风景,冰雪节期间,还在此举行每年一次的国际及国内雪雕比赛。 雪雕是以雪为材料调出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形象以供人们观赏和娱乐,有两种表现形式,即雕和塑,雪雕是选用雪和水进行塑造,在零度以下将雪和水搅合后,通过冻结粘合,可以塑造各种形态,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形象我国的雪雕艺术活动是六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1988年1月在太阳岛公园组织了首届群众雪雕比赛,以后每年举办一届吸引日益众多的中外游客。 夏天的时候这里湖光山色,特别美,其中中日友谊园,是园中园,全称哈尔滨新潟友谊园,是哈尔滨和日本的新潟市建立友好城市十周年之际,在太阳岛公园内部投资修建的日式庭园风格的友谊园。在1989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的,每年接待中外宾客达十五万左右。
Taiyangdao Park
Tai Yang Da Dao
哈尔滨著名景点哈尔滨太阳岛,从松花江江南出发前往江北,陆路经松花江公路大桥可抵达,或坐轮渡船抵达太阳岛街里,还可以乘松花江过江索道直达太阳岛街里。 松花江公路大桥是赴太阳岛的陆路通道,始建于1983年5月10日,建成于1986年8月30日竣工,历时三年零四个月,大桥呈剪刀形状,给人以若大个松花江被一刀剪断之感,大桥全片1565米,是当时全国公路桥之最。这座桥的设计者是一位女士,当时人们说女人总是喜欢剪剪裁裁,所以设计成剪刀形状,松花江公路大桥的确好似园丁手中地剪刀一样,把松花江秀丽风景修剪得更加迷人。 松花江,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等等。大家一定也听过郑绪岚的《太阳岛上》,太阳岛位于松花江北岸,与市区仅一江之隔,总面积达三十八万平方公里,很多年以前,这个岛屿盛产鳊花鱼,女真族鳊花鱼的发音是“太宜安”,说快了听起来象太阳,久传至今这个岛屿就被称为太阳岛了。太阳岛四面环水,是著名避暑胜地,我们到了太阳岛上,可以免费游览街里,进行全岛游。有很多中东铁路时期俄罗斯人建的别墅,砖木结构极富俄罗斯风格特色,早年间还有居民居住,现在都被迁出作为保护建筑。其中的俄罗斯风情园可以购票进入参观。如果坐过江索道到太阳岛街里,下坡即到俄罗斯风情园。另外还有一些作为饭店对外开放,俄罗斯风情园对面就有肯德基,可以在这些地方就餐。 下面重点介绍太阳岛公园景区,在公园里树木茂密,全岛遍植各种树木100种30多万珠,树种有江松,樟子松,落叶松,杨树,柳树,榆树,还有丁香等。整个公园面积是114公顷,园内建有水阁云天,青年之家,水榭,哈尔滨中日友谊园等游乐场所,一幢幢别墅式的建筑隐现在树丛中富有浓厚的欧式情调,“水阁云天“是园中之园,园内有长廊,方阁,荷花湖,太阳湖,太阳山和瀑布,平台遥望可以观赏到不同角度的岛上风景,冰雪节期间,还在此举行每年一次的国际及国内雪雕比赛。 雪雕是以雪为材料调出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形象以供人们观赏和娱乐,有两种表现形式,即雕和塑,雪雕是选用雪和水进行塑造,在零度以下将雪和水搅合后,通过冻结粘合,可以塑造各种形态,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形象我国的雪雕艺术活动是六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1988年1月在太阳岛公园组织了首届群众雪雕比赛,以后每年举办一届吸引日益众多的中外游客。 夏天的时候这里湖光山色,特别美,其中中日友谊园,是园中园,全称哈尔滨新潟友谊园,是哈尔滨和日本的新潟市建立友好城市十周年之际,在太阳岛公园内部投资修建的日式庭园风格的友谊园。在1989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的,每年接待中外宾客达十五万左右。
中国目前唯一开放的典型拜占庭式(东罗马式)建筑的东正教教堂——圣母守护教堂,又称圣母庇荫教堂、乌克兰教堂。 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268号。原为俄人旧墓地,最初在墓地建造石结构祈祷所一处,高约2米,内设圣母像和烛台。1922年动工建造了木结构教堂。1930年由俄国著名建筑师吉达诺夫设计,仿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艺术风格,在木结构教堂的基础上,重新建造了现在的砖石结构教堂,是中华东正教会哈尔滨教会教堂。   俄罗斯,哈尔滨都有圣母帡幪教堂,是东正教教堂,自从东西教派分裂之后,东正教仍然持续着古老的宗教仪式。因此,在教堂内不仅供奉耶稣、圣母玛丽亚的圣像,还供奉着几十位圣徒的圣像。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是中国目前唯一开放的典型拜占庭式建筑的东正教教堂。 延伸阅读: 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即东罗马帝国,又称新罗马,核心位于君士坦丁堡和巴尔干半岛,领土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西班牙南部沿海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中的东罗马帝国延续了近千年之久,在此期间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17世纪,“东罗马帝国”都是西方历史学家对这个帝国的正式称呼。1557年,德意志历史学家赫罗尼姆斯·沃尔夫在其整理编纂的《历代拜占庭历史学家手稿》中,为了区分罗马时代以前的古典希腊文献与中世纪东罗马帝国的希腊文献,引入了“拜占庭帝国”这个叫法。这个称呼来源于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的前身——古希腊的殖民地拜占庭城。17世纪之后,经过孟德斯鸠等人的使用,这个称呼逐渐被西欧历史学家广泛应用,来区分(实际上相当不同的)古代罗马帝国东半部与中世纪的、希腊化的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和宗教对于今日的东欧各国有很大的影响,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史料、著作和理性的哲学思想也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基督教。分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三大派系,但因历史发展的缘故,汉语所称的“基督教”指新教。基督教形成后,开始在罗马帝国的许多地区流传,引起罗马统治者注意,期间不断受到镇压和安抚;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之后,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基督教也分裂为东、西两个教派:东派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西派以罗马城为中心。西部教派的罗马主教成为西欧所有教会的首领,日后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教皇制,进入中世纪后,基督教成为欧洲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对欧洲各国的文化产生深远影响。11世纪,东、西方教会正式决裂,东部标榜自己的正统性,称“希腊正教”,又称“东正教”;西部教会标榜自己的普世性,称“罗马公教”,即天主教。16世纪欧洲出现宗教改革运动,罗马公教(天主教)内部陆续分化出若干个派别,其特点是使用删减掉若干章节的《圣经》,被统称为“抗罗宗”,又称“新教”。因为历史和文化原因,19世纪,新教(抗罗宗)在传入中国时,中国人直接将其翻译为“基督教”。其实,中国人所说的“基督教”一词,特指从天主教会分裂出来的新教。因为沙皇俄国是东部教派,信奉东正教,所以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是东正教堂。在中世纪,沙俄一直被其他欧洲国家排斥,被视为“蛮夷”,政治地位很低。1453年,“第二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沦陷,拜占庭帝国灭亡。拜占庭国王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他的一个儿子战死一个投靠了土耳其人,只有他的侄女索菲亚公主逃到了罗马(西部教派)。罗马教廷出于牵制奥斯曼土耳其的目的,于1472年将索菲亚嫁给了莫斯科领主伊凡三世。伊凡三世迎娶了索非亚公主后,腰杆立马硬了,宣布自己是拜占廷帝国的继承者,从此以拜占庭帝国的继承者自居。作为拜占庭帝国的继承者,他们和灭了拜占庭的奥斯曼土耳其自然成为了仇敌,所以沙俄一直和土耳其死磕。以至于当今世界俄罗斯与土耳其亦势同水火,因为土耳其现由美国扶持的伊斯兰教逊尼派统治,所以俄罗斯自然支持与土耳其势不两立的叙利亚伊斯兰教什叶派,所以世界上永远都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因此,能被命名为圣索菲亚的教堂都是大教堂。 教堂是基督教三大流派(天主教,基督新教,东正教)举行弥撒礼拜等宗教事宜的地方,按照级别分类有:主教坐堂,大教堂(大殿),教堂,礼拜堂等。世界现今前三大教堂是天主教的:圣彼得大教堂,米兰大教堂,塞维利亚大教堂,全世界共有1,520座宗座圣殿,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欧洲,特别是在意大利。 欧洲的教堂主要分为四种建筑风格:罗马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和现代主义教堂,也有少数其他风格的教堂。天主教、新教、东正教教堂外观的差别:天主教堂:大多采用巴洛克或哥特式(野蛮之意,区别于正统的罗马式)风格; 新教教堂:大多是简约风格(16世纪以后才有新教);东正教堂:大多是洋葱头房顶上有个十字架 ,采用罗马式风格,即正统风格。内部差别:天主教堂:一定有苦像和圣像(耶稣)。新教教堂:大多没有苦像和圣像只有十字架(路德宗与圣公会有苦像) 。东正教堂:看起来与天主教基本一致,但圣像很有东欧风格。
Church of Our Lady
268 Dong Da Zhi Jie
中国目前唯一开放的典型拜占庭式(东罗马式)建筑的东正教教堂——圣母守护教堂,又称圣母庇荫教堂、乌克兰教堂。 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268号。原为俄人旧墓地,最初在墓地建造石结构祈祷所一处,高约2米,内设圣母像和烛台。1922年动工建造了木结构教堂。1930年由俄国著名建筑师吉达诺夫设计,仿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艺术风格,在木结构教堂的基础上,重新建造了现在的砖石结构教堂,是中华东正教会哈尔滨教会教堂。   俄罗斯,哈尔滨都有圣母帡幪教堂,是东正教教堂,自从东西教派分裂之后,东正教仍然持续着古老的宗教仪式。因此,在教堂内不仅供奉耶稣、圣母玛丽亚的圣像,还供奉着几十位圣徒的圣像。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是中国目前唯一开放的典型拜占庭式建筑的东正教教堂。 延伸阅读: 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即东罗马帝国,又称新罗马,核心位于君士坦丁堡和巴尔干半岛,领土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西班牙南部沿海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中的东罗马帝国延续了近千年之久,在此期间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17世纪,“东罗马帝国”都是西方历史学家对这个帝国的正式称呼。1557年,德意志历史学家赫罗尼姆斯·沃尔夫在其整理编纂的《历代拜占庭历史学家手稿》中,为了区分罗马时代以前的古典希腊文献与中世纪东罗马帝国的希腊文献,引入了“拜占庭帝国”这个叫法。这个称呼来源于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的前身——古希腊的殖民地拜占庭城。17世纪之后,经过孟德斯鸠等人的使用,这个称呼逐渐被西欧历史学家广泛应用,来区分(实际上相当不同的)古代罗马帝国东半部与中世纪的、希腊化的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和宗教对于今日的东欧各国有很大的影响,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史料、著作和理性的哲学思想也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基督教。分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三大派系,但因历史发展的缘故,汉语所称的“基督教”指新教。基督教形成后,开始在罗马帝国的许多地区流传,引起罗马统治者注意,期间不断受到镇压和安抚;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之后,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基督教也分裂为东、西两个教派:东派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西派以罗马城为中心。西部教派的罗马主教成为西欧所有教会的首领,日后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教皇制,进入中世纪后,基督教成为欧洲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对欧洲各国的文化产生深远影响。11世纪,东、西方教会正式决裂,东部标榜自己的正统性,称“希腊正教”,又称“东正教”;西部教会标榜自己的普世性,称“罗马公教”,即天主教。16世纪欧洲出现宗教改革运动,罗马公教(天主教)内部陆续分化出若干个派别,其特点是使用删减掉若干章节的《圣经》,被统称为“抗罗宗”,又称“新教”。因为历史和文化原因,19世纪,新教(抗罗宗)在传入中国时,中国人直接将其翻译为“基督教”。其实,中国人所说的“基督教”一词,特指从天主教会分裂出来的新教。因为沙皇俄国是东部教派,信奉东正教,所以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是东正教堂。在中世纪,沙俄一直被其他欧洲国家排斥,被视为“蛮夷”,政治地位很低。1453年,“第二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沦陷,拜占庭帝国灭亡。拜占庭国王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他的一个儿子战死一个投靠了土耳其人,只有他的侄女索菲亚公主逃到了罗马(西部教派)。罗马教廷出于牵制奥斯曼土耳其的目的,于1472年将索菲亚嫁给了莫斯科领主伊凡三世。伊凡三世迎娶了索非亚公主后,腰杆立马硬了,宣布自己是拜占廷帝国的继承者,从此以拜占庭帝国的继承者自居。作为拜占庭帝国的继承者,他们和灭了拜占庭的奥斯曼土耳其自然成为了仇敌,所以沙俄一直和土耳其死磕。以至于当今世界俄罗斯与土耳其亦势同水火,因为土耳其现由美国扶持的伊斯兰教逊尼派统治,所以俄罗斯自然支持与土耳其势不两立的叙利亚伊斯兰教什叶派,所以世界上永远都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因此,能被命名为圣索菲亚的教堂都是大教堂。 教堂是基督教三大流派(天主教,基督新教,东正教)举行弥撒礼拜等宗教事宜的地方,按照级别分类有:主教坐堂,大教堂(大殿),教堂,礼拜堂等。世界现今前三大教堂是天主教的:圣彼得大教堂,米兰大教堂,塞维利亚大教堂,全世界共有1,520座宗座圣殿,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欧洲,特别是在意大利。 欧洲的教堂主要分为四种建筑风格:罗马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和现代主义教堂,也有少数其他风格的教堂。天主教、新教、东正教教堂外观的差别:天主教堂:大多采用巴洛克或哥特式(野蛮之意,区别于正统的罗马式)风格; 新教教堂:大多是简约风格(16世纪以后才有新教);东正教堂:大多是洋葱头房顶上有个十字架 ,采用罗马式风格,即正统风格。内部差别:天主教堂:一定有苦像和圣像(耶稣)。新教教堂:大多没有苦像和圣像只有十字架(路德宗与圣公会有苦像) 。东正教堂:看起来与天主教基本一致,但圣像很有东欧风格。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是一座具有巴洛克风格的砖木建筑,位于哈尔滨市士课街211号,原是东正教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1980年以后改为天主教堂(士课街圣母无染原罪堂)。 士课街教堂起源于吉林省公主岭市的一座沙俄随军教堂,日俄战争后迁至哈尔滨懒汉屯,1912年随沙俄军队的调防,迁至阿列克谢耶夫卡村(现香坊区东部小北屯)重建,因此而得名。1921年迁往士课街现址,堂前街道也命名为教堂街(后改名为革新街)。1931年建成。 1935年,俄罗斯人又在其右侧士课街上建成一座砖石结构的大型教堂,即现存的阿列克谢耶夫教堂。该教堂于1930年10月12日开始筹建,1931年5月动工,1935年10月6日落成,由斯米尔诺夫·托夫塔诺夫斯基设计、卡尔贝舍夫监督施工。新老两座教堂曾长时间并存。1938年,原木结构教堂成为哈尔滨东正教神品学校校址。 1980年12月25日圣诞节,哈尔滨恢复天主教活动,由于东大直街耶稣圣心主教座堂已被破坏,于是将士课街原东正教堂改作天主教堂修复开放。 建筑风格 教堂建筑面积1005平方米,占地3000平方米,巴洛克风格,砖木结构,哈尔滨市I类保护建筑。教堂内有圣画家萨得罗基尼的圣画和圣母像。
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是一座具有巴洛克风格的砖木建筑,位于哈尔滨市士课街211号,原是东正教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1980年以后改为天主教堂(士课街圣母无染原罪堂)。 士课街教堂起源于吉林省公主岭市的一座沙俄随军教堂,日俄战争后迁至哈尔滨懒汉屯,1912年随沙俄军队的调防,迁至阿列克谢耶夫卡村(现香坊区东部小北屯)重建,因此而得名。1921年迁往士课街现址,堂前街道也命名为教堂街(后改名为革新街)。1931年建成。 1935年,俄罗斯人又在其右侧士课街上建成一座砖石结构的大型教堂,即现存的阿列克谢耶夫教堂。该教堂于1930年10月12日开始筹建,1931年5月动工,1935年10月6日落成,由斯米尔诺夫·托夫塔诺夫斯基设计、卡尔贝舍夫监督施工。新老两座教堂曾长时间并存。1938年,原木结构教堂成为哈尔滨东正教神品学校校址。 1980年12月25日圣诞节,哈尔滨恢复天主教活动,由于东大直街耶稣圣心主教座堂已被破坏,于是将士课街原东正教堂改作天主教堂修复开放。 建筑风格 教堂建筑面积1005平方米,占地3000平方米,巴洛克风格,砖木结构,哈尔滨市I类保护建筑。教堂内有圣画家萨得罗基尼的圣画和圣母像。
龙菜的文化特点 来哈尔滨旅游的朋友们千万不要被旅游宣传给先入为主地忽悠了。哈尔滨作为省会,是黑龙江省文化聚集地,也是龙江美食菜肴的聚集地。哈尔滨菜包罗的都是龙江菜的精品。何止炖鱼、炖鸡、炖排骨、炖茄子、杀猪菜那几道菜?俄式西餐又何止大列巴、红肠、红菜汤、沙拉、罐牛/羊、软煎大马哈鱼?弄得哈尔滨菜(龙江菜)好象傻大黑粗似的。其实,龙菜不仅历史久远,而且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特点。 黑龙江省现有4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饮食习俗和文化风格,其中尤以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满族和蒙古族特点淳厚.他们的节庆活动,渔牧耕种和手工服饰等鲜明独特的民族特征和历史传承都为这块富饶美丽的黑土地增添了夺目的光彩并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和一些典型的代表菜品.如赫哲族的“鳇鱼全席”和"稠李子饼";鄂温克族的"烤犴肉"和"驯鹿奶":达斡尔族的"手把肉"和"稷子米饭";朝鲜族的"三生"(生拌,生渍,生烤),牛肉菜,狗肉菜,海鱼菜和泡腌菜;满族的阿玛尊肉,白肉血肠,白菜包,芥末墩和苏叶饽饽;蒙古族的"白食"和"红食";鄂伦春族的“狍子宴”和老考太黏粥等等.龙菜文化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10个方面: (一)龙菜文化历史悠久.龙菜作为黑龙江省各族人民赖以生存的菜点,其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几千年来,黑土地上的黑龙江省各族人民,不仅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渤海文化,金源文化,还形成了令黑土地各族人民骄傲的使人聪明睿智,体魄强壮的独特的先进的饮食文化.据考古发现:3000多年前的黑土地上的先民们就学会了用地窖储存粮食,学会了夏天晒干菜留着冬天吃.以调节一年四季的余缺.注重并解决了一年的营养均衡问题.对古代黑龙江省各族人民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发达的智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成为当时中国北方各民族中的强者。 据考证,在龙菜的文化发展史上有四次集大成:第一次是"渤海国".不仅原料丰富,烹调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烹调方法.第二次是"金代",烹调技术进一步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出现了一些新的调味品.第三次是"清朝"康熙平定三藩后.曾给吴三桂做大厨的崖三爷被流放到黑龙江宁古塔充军.他用黑龙江地区的特产原料.结合黑龙江人的饮食习惯,对龙菜进行了改良.研究出许多具有龙江特色的菜点.专供达官贵人享用.如他用熊筋,鹿筋等原料熬制的羹汤供将士饮用,具有强身壮体的效果.第四次是2O世纪初在黑龙江督军府(现在齐齐哈尔市内),督军吴俊生在督军府后院建起了"颐养斋".并网罗天下名厨献艺供自己享用.使许多散落在民间的龙菜集中在一起.时"颐养斋"炖菜已发展到100多种,出现了4O多种烧烤菜,10多种蒸菜,10多种凉拌菜,3O多种咸菜,20多种汤菜,20多种主食,10多种酒和10多种饮料.目前,龙菜的创新菜已经成为龙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二)龙莱在融合中发展.龙菜的文化底蕴是黑龙江省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传统饮食文化的沉淀.是黑龙江省世袭居住龙江大地的各族人民不断吸收外来饮食文化精华.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明显地方特征的菜点.是黑龙江省各族人民几千年来形成的饮食习惯的载体.龙菜的传承以满族饮食文化为主线,以世袭居住在龙江的各民饮食文化为分支,博采和吸收鲁, 川,京等菜系以及俄罗斯等外来饮食文化之特长,具有广泛的兼容性. 龙菜在吸收国内外饮食文化方面的历史。一是吸收了中原饮食文化.清朝以前,龙江人在中国北方或全国建立政权,龙菜和龙江其他先进文化一样,在不断地向外输出的同时,也吸收国内的先进的饮食文化.如据《新唐书北狄传》记载:公元698年.高王大祚荣在牡丹江上游地区(宁安县境内)建立了"震国",公元713年受到唐王朝的正式册封,称之"渤海国",当时"渤海国"王都龙泉府所在地人口达10万多人.是唐代除长安以外少有的大城市之一.据《文苑英华》(卷四七一)记载其食物原料有:"……太白山之兔……扶余之鹿……卢城之稻.湄沱河之鲫……"猪肉头蹄肝肠均可入菜.肉还可用"三足铁锅"涮之.公元907—1234年食用原料除种植作物和采集野果外.主要有猪,牛,羊,鸡鸭,鹅,兔,犬,鱼,蛤蟆,鹿,獐,狐,狼等动物原料,出现了烧,烤,蒸,炖,炸,焖,煎,熏等烹调方法.由于物产资源丰富,饮食文化十分发达,动物的肉,头,蹄,肝肠等都可以人菜,甚至出现了用"三足铁锅"涮肉的吃法."三足火锅"可以说是我国火锅的鼻祖,所以重庆成都引以为傲的火锅,祖先在此。1127年金灭北宋后,不仅将宋朝徽,钦二宗及皇亲国戚470余人用三年的时间押解北归,囚禁在五国头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还将中原的饮食文化带回黑龙江省.如宫廷传统菜肴.风味小吃,三饼(丝饼,馅饼,筋饼),石板烤肉等.特别是芳香四溢,渊远至今的依兰野味火锅.据说徽钦二帝流放这里.虽说也带了厨子,但金人有令,他们不敢擅自烹饪.然而南胃北食.二帝吃不惯金人所做的那种半生不熟的野味,每每进食,苦不堪言,御厨便以给菜加热为名,用铜锅复而煮之.山珍野味煮其铜炉,代代相传竞成了依兰的一道绝炒的美食,应该说从此炖菜名满天下.金代出现了木碟等餐具.烹调方法有烧,烤,蒸,炖,炒等十几种方法,调味品除葱姜蒜外.还有陈皮,乳香等.到了元代居住在龙江的女真族学会了"以豆为浆","酿米为酒".二是吸收了全国各地的饮食文化.在清朝后期,由于被贬到黑龙江的"流人"不断增多,特别是20世纪中叶由于自然灾害,山东,河北的大量移民"闯关东",中原及南方饮食文化进入了黑龙江地区,给古老的龙江饮食文化注人了一股股新的成份,并在短时间内融入到龙江饮食文化之中.到了清朝后期(被封禁200年后),黑龙江省出现了努尔哈赤的"黄金肉","罕参"等传说.在民族菜中,朝鲜族和满族的烹调水平较高.朝鲜族的"三生"(生拌,生渍,生烤),牛肉菜,狗肉菜,海鱼菜和泡腌菜:满族的阿玛尊肉,白肉血肠,白菜包,芥末墩和苏叶饽饽,均有浓郁民族风情:蒙古族的"白食"和"红食";鄂伦春族的《狍子宴》和老考太黏粥;赫哲族的《鳇鱼全席》和"稠李子饼";鄂温克族的"烤犴肉"和"驯鹿奶";达斡尔族的"手把肉"和"稷子米饭".等等,都是黑龙江省民族美食廊之中的精品,令人齿颊留芳。三是吸收了外来饮食文化.如沙俄入侵中国修建中东铁路,以及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东北,使俄罗斯,犹太,大和等族人大量地进入了黑龙江,他们在大量地掠夺黑龙江资源和奴役黑龙江各民族人民的同时.也带来了域外的饮食文化,但是龙江饮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并没有被外来的饮食文化所覆盖.相反,把外来的饮食文化精华融人了龙江饮食文化之中.而这正是龙菜和龙江饮食文化的生命力所在。今天,哈尔滨人的餐桌上经常吃的“苏泊汤”就是俄式红菜汤的本土化,炸野菜丸子炸蘑菇就是日式天妇罗的本土化,辣白菜就是韩式泡菜的本土化,等等。 (三)山水物产独特.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边陲,是一个物产富饶,自然资源富集,多民族的省份.由于黑龙江省山地,平原面积大约各占一半并有大片的沃土荒原.多条水系贯穿其间,山地海拔落差大,所以盛产各种山珍,野味,野菜,菌类,各种地产果蔬,肉禽和淡水鱼虾等菜品原料.黑龙江省特有的物产有"四大山珍"(熊掌,犴鼻,飞龙,猴头蘑)以及黑龙江大马哈鱼,三花五罗,鲟鳇鱼,驯鹿,梅花鹿,飞龙鸟,黑龙江大豆,北五味子,天麻,刺嫩芽,松茸,优质大米等。导游常忽悠吃的全鱼宴,鱼几乎全部来自于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因工业/生活污染、水利、滥捕等人为原因,除了能捕到些普通淡水鱼外,三花五罗已很少见。 (四)冬储食物与独特的冻食物.黑龙江省有着"冰雪龙江"的美称.四季分明,温度差异明显.在一年四季中冬天是最漫长的,所以才有了冰雪饮食文化.龙江的冰雪饮食文化是生活在冰雪生态环境的早期人类.在摆脱了动物式的自然饮食状态.进入调制饮食过程以后.在隆冬季节采取,并适应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的饮食制度.它包括传统,习惯和风俗等诸多因素.在冰雪饮食中,以冻食最代表它的特点.而冻食则在1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辽代的契丹人(公元907—1125年)就有食冻梨的习惯.据庞文英《文晶杂录》记载,契丹人将已冻硬的梨"取冷水浸良久,冰皆外结,已而敲去,梨已融释."这是契丹人将秋季野果,水果采集后置于寒冷的户外这一习惯的证明.也是原始人采集时代的遗留。从营养学的角度看,这不失为冬季摄入维生素的好方法。冰雪饮食中,还含有大量的生食肉,菜的方式,这与摄取维生素有关。还是辽代的契丹人,"出兔肝切生.以鹿舌酱食之".契丹人的生吃兔肝.与爱斯基摩人的生吃海豹肝又是多么相似。其实,生吃肉是出于在冬季获取维生素的不得已的方法,在没有冻野果的情况下,如果一味吃熟食,维生素摄取量不足.就容易得坏血病.为了消除生食肉的不良后果.先人们常以"介蒜汁渍沃",现代的东北人在吃菜时,尤其吃肉时.多数人还喜欢吃生葱,蒜,这种饮食方式在南方人看来非常不习惯,由于生食葱,蒜,人们说话所带的异味常使人不舒服,甚至厌恶.这是文化积淀的差异造成的.据科学分析,生食蒜,葱,有预防多种疾病的功能龙江人现在在冬季仍然喜欢用冻的方法储存食物.如冻黏豆包,冻鱼,冻肉,冻豆腐等.春节用冻梨,冻柿子,冻花红果缓了招待客人。 (五)饮食中高热量特征非常明显。史料记载,金初以来,上京地区女真人燕宴时,"以木碟盛猪,羊,鸡,鹿,兔,狼,獐,麂,狐狸,牛,驴,犬,马,鹅,雁等肉,或燔(音烦,烤意),或烹,多以介蒜汁渍沃"。可见先人们吃的多为高热量值的肉类,还多嗜酒,饮到醉才罢休。有记载:"醉则缚而侯其醒,不然杀人,虽父母不能辩也"。还有记载:"每夜酣饮,达旦乃寐.日中方起".由于酒可驱寒,舒筋,活血.所以北方人好饮酒与气候寒冷有关。另外北方人冬季好炖菜,也是摄取高热量造成的。所谓炖菜就是将肉与菜和而炖之,肉烂菜也烂,便于消化,先人有"以肉和菜捣臼中糜烂而进",这恐怕就是炖菜的雏形或来历吧。 (六)饮食中喜食的蔬菜里腌菜,泡菜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与在冰雪环境中,腌泡菜易于保存.能较好地从植物中获取维生素有关.上京地区女真人,冬季食米饭.菜肴有"野蒜,长瓜皆盐渍者",这就是腌盐菜的早期记载,现在的东北人家所吃的腌酸菜,泡菜,盐黄瓜之类都是这种历史遗留。只是到了近代,冰雪饮食才更显露出冰与雪的洁白,自然,刚劲,漂洒的文化特质来。如油而不腻,清爽可口,晶莹剔透,营养丰富的食品,这是冰雪饮食的进化,也是冰雪饮食的发展方向。 (七)体现冰雪文化的特质 。上世纪30年代,随着哈尔滨市这座现代城市的兴起,以冰雪命名的饮食出现了,当时的福泰楼所经营的菜谱中就出现了"冰雪虾仁","冰凌鱼翅"以及"雪花银耳"等.这时,冰雪饮食以冰雪符号为文化浮出了民俗的小溪,并汇入了冰雪文化的大河中。到了80年代,在哈尔滨第三届冰雪节期间江南春饭店为冰雪节专门举办了烹饪技术大奖赛.先后推出了"冰城八景","雪花冰点"等180多种饮食食谱.这时的冰雪饮食文化开始发展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八)讲究吃"原汁原味(鱼,肉)"。由于黑龙江省盛产各种山珍,野味,野菜,菌类,各种地产果蔬,肉禽和淡水鱼虾等菜品原料。简单的烹饪方法最能保留它的营养和表达独特的口味,所以龙菜强调突出地产原料的原味,纯正无邪。如在黑龙江省的江湖边上,有许多清炖菜,如"清炖鲫鱼","清炖胖鱼","清炖鲶鱼"等,在酒店里仍有许多清炖菜,如"清炖牛肉","清炖排骨冬瓜"等。而且许多龙菜在烹制前,都要进行几个小时乃至10多个小时的"腌制"或短时间的"喂制"等.再如江鱼多是吃生鱼和家炖。而且家炖是江水炖江鱼,原汤化原食;各种野味也多是稍加调料烹制即上桌食用。 (九)讲究实惠,码大和先餐后饭。龙江人素以豪爽,大方,好客作为待客的标准,在宴请客人时对菜的份量就有了大的要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龙菜要码大,实惠这一就餐习惯。在习惯上,龙江人就餐多是先用菜品,酒水再用主食。 (十)讲究吃野菜。由于黑龙江省地大物博,山野菜蕴藏量很大,天然的野菜,不仅是天然,绿色,无污染,还丰富了龙江各民族的餐桌 山野菜具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再如各种药材也被用于菜品的制作,使人们在进食时就已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Daoli
龙菜的文化特点 来哈尔滨旅游的朋友们千万不要被旅游宣传给先入为主地忽悠了。哈尔滨作为省会,是黑龙江省文化聚集地,也是龙江美食菜肴的聚集地。哈尔滨菜包罗的都是龙江菜的精品。何止炖鱼、炖鸡、炖排骨、炖茄子、杀猪菜那几道菜?俄式西餐又何止大列巴、红肠、红菜汤、沙拉、罐牛/羊、软煎大马哈鱼?弄得哈尔滨菜(龙江菜)好象傻大黑粗似的。其实,龙菜不仅历史久远,而且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特点。 黑龙江省现有4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饮食习俗和文化风格,其中尤以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满族和蒙古族特点淳厚.他们的节庆活动,渔牧耕种和手工服饰等鲜明独特的民族特征和历史传承都为这块富饶美丽的黑土地增添了夺目的光彩并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和一些典型的代表菜品.如赫哲族的“鳇鱼全席”和"稠李子饼";鄂温克族的"烤犴肉"和"驯鹿奶":达斡尔族的"手把肉"和"稷子米饭";朝鲜族的"三生"(生拌,生渍,生烤),牛肉菜,狗肉菜,海鱼菜和泡腌菜;满族的阿玛尊肉,白肉血肠,白菜包,芥末墩和苏叶饽饽;蒙古族的"白食"和"红食";鄂伦春族的“狍子宴”和老考太黏粥等等.龙菜文化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10个方面: (一)龙菜文化历史悠久.龙菜作为黑龙江省各族人民赖以生存的菜点,其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几千年来,黑土地上的黑龙江省各族人民,不仅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渤海文化,金源文化,还形成了令黑土地各族人民骄傲的使人聪明睿智,体魄强壮的独特的先进的饮食文化.据考古发现:3000多年前的黑土地上的先民们就学会了用地窖储存粮食,学会了夏天晒干菜留着冬天吃.以调节一年四季的余缺.注重并解决了一年的营养均衡问题.对古代黑龙江省各族人民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发达的智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成为当时中国北方各民族中的强者。 据考证,在龙菜的文化发展史上有四次集大成:第一次是"渤海国".不仅原料丰富,烹调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烹调方法.第二次是"金代",烹调技术进一步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出现了一些新的调味品.第三次是"清朝"康熙平定三藩后.曾给吴三桂做大厨的崖三爷被流放到黑龙江宁古塔充军.他用黑龙江地区的特产原料.结合黑龙江人的饮食习惯,对龙菜进行了改良.研究出许多具有龙江特色的菜点.专供达官贵人享用.如他用熊筋,鹿筋等原料熬制的羹汤供将士饮用,具有强身壮体的效果.第四次是2O世纪初在黑龙江督军府(现在齐齐哈尔市内),督军吴俊生在督军府后院建起了"颐养斋".并网罗天下名厨献艺供自己享用.使许多散落在民间的龙菜集中在一起.时"颐养斋"炖菜已发展到100多种,出现了4O多种烧烤菜,10多种蒸菜,10多种凉拌菜,3O多种咸菜,20多种汤菜,20多种主食,10多种酒和10多种饮料.目前,龙菜的创新菜已经成为龙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二)龙莱在融合中发展.龙菜的文化底蕴是黑龙江省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传统饮食文化的沉淀.是黑龙江省世袭居住龙江大地的各族人民不断吸收外来饮食文化精华.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明显地方特征的菜点.是黑龙江省各族人民几千年来形成的饮食习惯的载体.龙菜的传承以满族饮食文化为主线,以世袭居住在龙江的各民饮食文化为分支,博采和吸收鲁, 川,京等菜系以及俄罗斯等外来饮食文化之特长,具有广泛的兼容性. 龙菜在吸收国内外饮食文化方面的历史。一是吸收了中原饮食文化.清朝以前,龙江人在中国北方或全国建立政权,龙菜和龙江其他先进文化一样,在不断地向外输出的同时,也吸收国内的先进的饮食文化.如据《新唐书北狄传》记载:公元698年.高王大祚荣在牡丹江上游地区(宁安县境内)建立了"震国",公元713年受到唐王朝的正式册封,称之"渤海国",当时"渤海国"王都龙泉府所在地人口达10万多人.是唐代除长安以外少有的大城市之一.据《文苑英华》(卷四七一)记载其食物原料有:"……太白山之兔……扶余之鹿……卢城之稻.湄沱河之鲫……"猪肉头蹄肝肠均可入菜.肉还可用"三足铁锅"涮之.公元907—1234年食用原料除种植作物和采集野果外.主要有猪,牛,羊,鸡鸭,鹅,兔,犬,鱼,蛤蟆,鹿,獐,狐,狼等动物原料,出现了烧,烤,蒸,炖,炸,焖,煎,熏等烹调方法.由于物产资源丰富,饮食文化十分发达,动物的肉,头,蹄,肝肠等都可以人菜,甚至出现了用"三足铁锅"涮肉的吃法."三足火锅"可以说是我国火锅的鼻祖,所以重庆成都引以为傲的火锅,祖先在此。1127年金灭北宋后,不仅将宋朝徽,钦二宗及皇亲国戚470余人用三年的时间押解北归,囚禁在五国头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还将中原的饮食文化带回黑龙江省.如宫廷传统菜肴.风味小吃,三饼(丝饼,馅饼,筋饼),石板烤肉等.特别是芳香四溢,渊远至今的依兰野味火锅.据说徽钦二帝流放这里.虽说也带了厨子,但金人有令,他们不敢擅自烹饪.然而南胃北食.二帝吃不惯金人所做的那种半生不熟的野味,每每进食,苦不堪言,御厨便以给菜加热为名,用铜锅复而煮之.山珍野味煮其铜炉,代代相传竞成了依兰的一道绝炒的美食,应该说从此炖菜名满天下.金代出现了木碟等餐具.烹调方法有烧,烤,蒸,炖,炒等十几种方法,调味品除葱姜蒜外.还有陈皮,乳香等.到了元代居住在龙江的女真族学会了"以豆为浆","酿米为酒".二是吸收了全国各地的饮食文化.在清朝后期,由于被贬到黑龙江的"流人"不断增多,特别是20世纪中叶由于自然灾害,山东,河北的大量移民"闯关东",中原及南方饮食文化进入了黑龙江地区,给古老的龙江饮食文化注人了一股股新的成份,并在短时间内融入到龙江饮食文化之中.到了清朝后期(被封禁200年后),黑龙江省出现了努尔哈赤的"黄金肉","罕参"等传说.在民族菜中,朝鲜族和满族的烹调水平较高.朝鲜族的"三生"(生拌,生渍,生烤),牛肉菜,狗肉菜,海鱼菜和泡腌菜:满族的阿玛尊肉,白肉血肠,白菜包,芥末墩和苏叶饽饽,均有浓郁民族风情:蒙古族的"白食"和"红食";鄂伦春族的《狍子宴》和老考太黏粥;赫哲族的《鳇鱼全席》和"稠李子饼";鄂温克族的"烤犴肉"和"驯鹿奶";达斡尔族的"手把肉"和"稷子米饭".等等,都是黑龙江省民族美食廊之中的精品,令人齿颊留芳。三是吸收了外来饮食文化.如沙俄入侵中国修建中东铁路,以及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东北,使俄罗斯,犹太,大和等族人大量地进入了黑龙江,他们在大量地掠夺黑龙江资源和奴役黑龙江各民族人民的同时.也带来了域外的饮食文化,但是龙江饮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并没有被外来的饮食文化所覆盖.相反,把外来的饮食文化精华融人了龙江饮食文化之中.而这正是龙菜和龙江饮食文化的生命力所在。今天,哈尔滨人的餐桌上经常吃的“苏泊汤”就是俄式红菜汤的本土化,炸野菜丸子炸蘑菇就是日式天妇罗的本土化,辣白菜就是韩式泡菜的本土化,等等。 (三)山水物产独特.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边陲,是一个物产富饶,自然资源富集,多民族的省份.由于黑龙江省山地,平原面积大约各占一半并有大片的沃土荒原.多条水系贯穿其间,山地海拔落差大,所以盛产各种山珍,野味,野菜,菌类,各种地产果蔬,肉禽和淡水鱼虾等菜品原料.黑龙江省特有的物产有"四大山珍"(熊掌,犴鼻,飞龙,猴头蘑)以及黑龙江大马哈鱼,三花五罗,鲟鳇鱼,驯鹿,梅花鹿,飞龙鸟,黑龙江大豆,北五味子,天麻,刺嫩芽,松茸,优质大米等。导游常忽悠吃的全鱼宴,鱼几乎全部来自于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因工业/生活污染、水利、滥捕等人为原因,除了能捕到些普通淡水鱼外,三花五罗已很少见。 (四)冬储食物与独特的冻食物.黑龙江省有着"冰雪龙江"的美称.四季分明,温度差异明显.在一年四季中冬天是最漫长的,所以才有了冰雪饮食文化.龙江的冰雪饮食文化是生活在冰雪生态环境的早期人类.在摆脱了动物式的自然饮食状态.进入调制饮食过程以后.在隆冬季节采取,并适应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的饮食制度.它包括传统,习惯和风俗等诸多因素.在冰雪饮食中,以冻食最代表它的特点.而冻食则在1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辽代的契丹人(公元907—1125年)就有食冻梨的习惯.据庞文英《文晶杂录》记载,契丹人将已冻硬的梨"取冷水浸良久,冰皆外结,已而敲去,梨已融释."这是契丹人将秋季野果,水果采集后置于寒冷的户外这一习惯的证明.也是原始人采集时代的遗留。从营养学的角度看,这不失为冬季摄入维生素的好方法。冰雪饮食中,还含有大量的生食肉,菜的方式,这与摄取维生素有关。还是辽代的契丹人,"出兔肝切生.以鹿舌酱食之".契丹人的生吃兔肝.与爱斯基摩人的生吃海豹肝又是多么相似。其实,生吃肉是出于在冬季获取维生素的不得已的方法,在没有冻野果的情况下,如果一味吃熟食,维生素摄取量不足.就容易得坏血病.为了消除生食肉的不良后果.先人们常以"介蒜汁渍沃",现代的东北人在吃菜时,尤其吃肉时.多数人还喜欢吃生葱,蒜,这种饮食方式在南方人看来非常不习惯,由于生食葱,蒜,人们说话所带的异味常使人不舒服,甚至厌恶.这是文化积淀的差异造成的.据科学分析,生食蒜,葱,有预防多种疾病的功能龙江人现在在冬季仍然喜欢用冻的方法储存食物.如冻黏豆包,冻鱼,冻肉,冻豆腐等.春节用冻梨,冻柿子,冻花红果缓了招待客人。 (五)饮食中高热量特征非常明显。史料记载,金初以来,上京地区女真人燕宴时,"以木碟盛猪,羊,鸡,鹿,兔,狼,獐,麂,狐狸,牛,驴,犬,马,鹅,雁等肉,或燔(音烦,烤意),或烹,多以介蒜汁渍沃"。可见先人们吃的多为高热量值的肉类,还多嗜酒,饮到醉才罢休。有记载:"醉则缚而侯其醒,不然杀人,虽父母不能辩也"。还有记载:"每夜酣饮,达旦乃寐.日中方起".由于酒可驱寒,舒筋,活血.所以北方人好饮酒与气候寒冷有关。另外北方人冬季好炖菜,也是摄取高热量造成的。所谓炖菜就是将肉与菜和而炖之,肉烂菜也烂,便于消化,先人有"以肉和菜捣臼中糜烂而进",这恐怕就是炖菜的雏形或来历吧。 (六)饮食中喜食的蔬菜里腌菜,泡菜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与在冰雪环境中,腌泡菜易于保存.能较好地从植物中获取维生素有关.上京地区女真人,冬季食米饭.菜肴有"野蒜,长瓜皆盐渍者",这就是腌盐菜的早期记载,现在的东北人家所吃的腌酸菜,泡菜,盐黄瓜之类都是这种历史遗留。只是到了近代,冰雪饮食才更显露出冰与雪的洁白,自然,刚劲,漂洒的文化特质来。如油而不腻,清爽可口,晶莹剔透,营养丰富的食品,这是冰雪饮食的进化,也是冰雪饮食的发展方向。 (七)体现冰雪文化的特质 。上世纪30年代,随着哈尔滨市这座现代城市的兴起,以冰雪命名的饮食出现了,当时的福泰楼所经营的菜谱中就出现了"冰雪虾仁","冰凌鱼翅"以及"雪花银耳"等.这时,冰雪饮食以冰雪符号为文化浮出了民俗的小溪,并汇入了冰雪文化的大河中。到了80年代,在哈尔滨第三届冰雪节期间江南春饭店为冰雪节专门举办了烹饪技术大奖赛.先后推出了"冰城八景","雪花冰点"等180多种饮食食谱.这时的冰雪饮食文化开始发展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八)讲究吃"原汁原味(鱼,肉)"。由于黑龙江省盛产各种山珍,野味,野菜,菌类,各种地产果蔬,肉禽和淡水鱼虾等菜品原料。简单的烹饪方法最能保留它的营养和表达独特的口味,所以龙菜强调突出地产原料的原味,纯正无邪。如在黑龙江省的江湖边上,有许多清炖菜,如"清炖鲫鱼","清炖胖鱼","清炖鲶鱼"等,在酒店里仍有许多清炖菜,如"清炖牛肉","清炖排骨冬瓜"等。而且许多龙菜在烹制前,都要进行几个小时乃至10多个小时的"腌制"或短时间的"喂制"等.再如江鱼多是吃生鱼和家炖。而且家炖是江水炖江鱼,原汤化原食;各种野味也多是稍加调料烹制即上桌食用。 (九)讲究实惠,码大和先餐后饭。龙江人素以豪爽,大方,好客作为待客的标准,在宴请客人时对菜的份量就有了大的要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龙菜要码大,实惠这一就餐习惯。在习惯上,龙江人就餐多是先用菜品,酒水再用主食。 (十)讲究吃野菜。由于黑龙江省地大物博,山野菜蕴藏量很大,天然的野菜,不仅是天然,绿色,无污染,还丰富了龙江各民族的餐桌 山野菜具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再如各种药材也被用于菜品的制作,使人们在进食时就已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哈尔滨民俗之腌菜、晒干菜大全 (来哈尔滨旅游的朋友可以买些作为土特产)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物产、物流、仓储等水平低下,哈尔滨冬天的新鲜蔬菜除了少量又昂贵的细菜(从南方运来的香菜、黄瓜、韭菜等)以外,就只有在秋天储存的白菜、土豆、萝卜、大葱了。在匮乏的物质条件下,人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来丰富餐桌,在初秋应季蔬菜大量上市、十分便宜的时候,制作各种腌菜干菜,来弥补新鲜蔬菜的不足。腌制酸菜、辣白菜、糖蒜、咸黄瓜、咸芥菜疙瘩、咸雪里蕻、咸香菜等,将豆角、茄子、青萝卜、地瓜切丝/切片制成干菜,再加上木耳、榛蘑、黄花菜、咸鱼等干货、各种豆制品,使冬天的食物不至于乏味。哈尔滨人利用这些原料创制出了许多名满天下的菜品,但是也是由于当时生肉匮乏凭票限量供应,象杀猪菜、土豆炖大鹅、小鸡炖榛蘑等荤菜也只有在过年/重大节日才能吃到,象锅包肉、溜肉段、红肠类肉灌制品等都是因为猪肉匮乏而催生出的菜品。家里没肉野外补,当时麻雀、野鸡、野兔、狍子、鳇鱼、大马哈鱼、黑熊等各种野味都能时常在餐桌上见到,现在因为生肉充足以及野生动物保护,除鱼类外,只能偶尔能见到养殖的野鸡、野兔了。由于原材料和制作方法的粗陋,使龙江菜始终无法登上大雅之堂,无法与各大菜系平起平坐。但这并不影响普通老百姓对于哈尔滨地方美食的偏爱。因为美食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所以本宿房东今天为您详尽介绍一下腌菜、干菜的做法。 腌酸菜 正宗的东北酸菜透亮脆生,颜色嫩黄漂亮,无论炒、炖、炝、拌、包馅还是涮火锅,都非常好吃。但如同不是每个四川人都会做川菜一样,腌酸菜不见得每个东北人都会做。现将正宗酸菜腌制方法无保留奉上。 材料:大白菜。大粒盐(洗涤腌渍盐)。大缸(放置大白菜)。石头(用于压在酸菜上面)。 选菜: 一定要挑菜帮小、心结实、七八分熟的白菜为宜。 晒菜:白菜放在室外晾个两三天,蒸发一些水分,外表晒到不脆,开始打蔫就可以了。 腌制:切掉大白菜的菜根,去掉大白菜表皮的老菜帮子和不好的叶子,然后用清水洗干净,甩去里面的水备用。先把菜缸确定在冷又不上冻的地方,将缸洗净擦干,然后在缸底撒一把盐(粒盐),将白菜转圈摆入菜缸中,要码得紧实没有空隙,如果缸口较小或者想腌的快一些,可以将白菜竖着剖开成两半。每层撒一把盐,摆满后再撒一把盐,挑些大叶的老菜梆子盖在最上面的白菜上,压上石头或重物,用朔料布盖严实缸口就可以了。大粒盐与白菜的比例:一般地100斤白菜1斤大粒盐,不必太严苛,但盐不要放多,以免腌出的酸菜发苦。第三天一早,打开缸口顺边儿灌凉开水至缸满没过白菜,封好缸口,等待自然发酵,一个月至一个半月酸菜就可以吃了。 注意事项:1.腌菜过程中不能粘油,以防白菜腐烂;2.酸菜腌的一个多月中,外部气温最好在摄氏5-10度之间,菜缸最好放在阴面且冷的位置。3.用石头压白菜的目的是为了隔绝空气,防止白菜腌渍过程中被杂菌感染腐烂,使厌氧的乳酸菌能够在冷的地方慢慢发酵。腌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容器中的水位,水分析出过多时要及时舀出一些防止外溢,如果有浮沫可以撇出去,水少了可以再添一些。切记千万不能沾油,要始终确保水没过白菜。 渍好的酸菜颜色白里透黄,清爽脆生,酸菜心儿更是酸脆中还夹带着丝丝甜味。 腌芥菜疙瘩 1. 将芥菜削去外皮然后洗干净,用清水泡两天,中间换2、3次清水; 2. 捞出放入坛中,摆一层放一把盐,最上层再撒一把,腌2天,然后倒满清水(自来水就可以),压上石头防止芥菜露出水西,腌透(一个月左右)就可以了; 3. 盐要多放一些,吃的是咸的不是酸的。 吃的时候先用清水泡一泡去掉过多的咸味,然后切成细丝,用辣椒油、葱花、蒜末和香油少许的味极鲜酱油拌一下特好吃。也可以切成丝放点辣椒炒肉吃。还可以到春天的时候切成拉花或者粗丝晒干,吃的时候用清水泡软,捞出捏干放入碗中放葱花和熟油蒸一下也非常好吃。 腌制雪里蕻 1. 新鲜的雪里蕻去掉黄叶和根部,掰成一叶叶洗干净; 2. 取一把放入盆中撒上盐用手揉蔫,然后拧一下成一把,然后放入坛中,重复此动作,直到将坛子摆满; 3. 每摆一层就撒一把盐,盐要多一些,最后压上石头或者重物,会出来很多汁液将雪里蕻淹没; 4. 腌好的雪里蕻可以泡一泡可以用来炖豆腐、包包子、就是切成小段用葱姜油炒一炒用来佐粥最好不过了。 腌制糖蒜(腊八蒜) 1. 大蒜250克,最好选择紫皮的大蒜; 2. 切去大蒜根部较硬的部分; 3. 将大蒜剥干净,仅留一两层外皮,洗干净,用干抹布吸干水分,一定要吸干水分,或者不洗也可以的; 4. 在陶瓷/玻璃容器内,按照一头蒜一小勺白糖的量加入白糖。 5. 加入哈尔滨正阳河酱油厂生产的米醋,如果是腌糖蒜,醋要没过大蒜,腌好后是乳黄色的,如果是腌腊八蒜,醋要与蒜的量持平,腌好后是绿色的。腌制1个月后就可以食用了。 另外也有人喜欢腌制,酱油糖蒜:蒜5斤,米醋2斤,酱油半斤,糖1斤,盐1两,蜂蜜1两,味精10克。制作方法同上,汤汁做法是先将米醋、酱油、糖、盐加热融化,晾凉,再加入蜂蜜和味精。 腌制蒜茄子 1. 把茄子洗干净,蒸10分钟后,撕开一个口子,晾凉; 2.把大蒜捣成蒜泥,加入适量的盐(以适口不过咸为宜) 3. 把蒜泥涂抹在茄子的口子里; 4. 把茄子装在密封的盒子里,放冰箱里冷藏一天,蒜茄子就腌好了; 注:盐放的少,保存的时间就短点,盐放的多,保存的时间就长点。腌好的蒜茄子一定要放在冰箱里冷藏,要不容易坏掉。 晒干菜 除了腌菜,哈尔滨人还有在秋天蔬菜大量上市时晒干菜的习惯。 萝卜干:将青萝卜洗净切成粗条和大片在太阳下摊开晾干。 豆角干:油豆角切成粗丝摆在太阳下通风晒干收起即可。豇豆角直接摊开挂在衣架上晾干,绑成一把把的即可。 茄子干:将茄子切成丝晾干,或切出螺旋形刀口晾干。 地瓜干:将地瓜煮熟切成大片,风干。
15 yerel halk öneriyor
Harbin
15 yerel halk öneriyor
哈尔滨民俗之腌菜、晒干菜大全 (来哈尔滨旅游的朋友可以买些作为土特产)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物产、物流、仓储等水平低下,哈尔滨冬天的新鲜蔬菜除了少量又昂贵的细菜(从南方运来的香菜、黄瓜、韭菜等)以外,就只有在秋天储存的白菜、土豆、萝卜、大葱了。在匮乏的物质条件下,人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来丰富餐桌,在初秋应季蔬菜大量上市、十分便宜的时候,制作各种腌菜干菜,来弥补新鲜蔬菜的不足。腌制酸菜、辣白菜、糖蒜、咸黄瓜、咸芥菜疙瘩、咸雪里蕻、咸香菜等,将豆角、茄子、青萝卜、地瓜切丝/切片制成干菜,再加上木耳、榛蘑、黄花菜、咸鱼等干货、各种豆制品,使冬天的食物不至于乏味。哈尔滨人利用这些原料创制出了许多名满天下的菜品,但是也是由于当时生肉匮乏凭票限量供应,象杀猪菜、土豆炖大鹅、小鸡炖榛蘑等荤菜也只有在过年/重大节日才能吃到,象锅包肉、溜肉段、红肠类肉灌制品等都是因为猪肉匮乏而催生出的菜品。家里没肉野外补,当时麻雀、野鸡、野兔、狍子、鳇鱼、大马哈鱼、黑熊等各种野味都能时常在餐桌上见到,现在因为生肉充足以及野生动物保护,除鱼类外,只能偶尔能见到养殖的野鸡、野兔了。由于原材料和制作方法的粗陋,使龙江菜始终无法登上大雅之堂,无法与各大菜系平起平坐。但这并不影响普通老百姓对于哈尔滨地方美食的偏爱。因为美食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所以本宿房东今天为您详尽介绍一下腌菜、干菜的做法。 腌酸菜 正宗的东北酸菜透亮脆生,颜色嫩黄漂亮,无论炒、炖、炝、拌、包馅还是涮火锅,都非常好吃。但如同不是每个四川人都会做川菜一样,腌酸菜不见得每个东北人都会做。现将正宗酸菜腌制方法无保留奉上。 材料:大白菜。大粒盐(洗涤腌渍盐)。大缸(放置大白菜)。石头(用于压在酸菜上面)。 选菜: 一定要挑菜帮小、心结实、七八分熟的白菜为宜。 晒菜:白菜放在室外晾个两三天,蒸发一些水分,外表晒到不脆,开始打蔫就可以了。 腌制:切掉大白菜的菜根,去掉大白菜表皮的老菜帮子和不好的叶子,然后用清水洗干净,甩去里面的水备用。先把菜缸确定在冷又不上冻的地方,将缸洗净擦干,然后在缸底撒一把盐(粒盐),将白菜转圈摆入菜缸中,要码得紧实没有空隙,如果缸口较小或者想腌的快一些,可以将白菜竖着剖开成两半。每层撒一把盐,摆满后再撒一把盐,挑些大叶的老菜梆子盖在最上面的白菜上,压上石头或重物,用朔料布盖严实缸口就可以了。大粒盐与白菜的比例:一般地100斤白菜1斤大粒盐,不必太严苛,但盐不要放多,以免腌出的酸菜发苦。第三天一早,打开缸口顺边儿灌凉开水至缸满没过白菜,封好缸口,等待自然发酵,一个月至一个半月酸菜就可以吃了。 注意事项:1.腌菜过程中不能粘油,以防白菜腐烂;2.酸菜腌的一个多月中,外部气温最好在摄氏5-10度之间,菜缸最好放在阴面且冷的位置。3.用石头压白菜的目的是为了隔绝空气,防止白菜腌渍过程中被杂菌感染腐烂,使厌氧的乳酸菌能够在冷的地方慢慢发酵。腌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容器中的水位,水分析出过多时要及时舀出一些防止外溢,如果有浮沫可以撇出去,水少了可以再添一些。切记千万不能沾油,要始终确保水没过白菜。 渍好的酸菜颜色白里透黄,清爽脆生,酸菜心儿更是酸脆中还夹带着丝丝甜味。 腌芥菜疙瘩 1. 将芥菜削去外皮然后洗干净,用清水泡两天,中间换2、3次清水; 2. 捞出放入坛中,摆一层放一把盐,最上层再撒一把,腌2天,然后倒满清水(自来水就可以),压上石头防止芥菜露出水西,腌透(一个月左右)就可以了; 3. 盐要多放一些,吃的是咸的不是酸的。 吃的时候先用清水泡一泡去掉过多的咸味,然后切成细丝,用辣椒油、葱花、蒜末和香油少许的味极鲜酱油拌一下特好吃。也可以切成丝放点辣椒炒肉吃。还可以到春天的时候切成拉花或者粗丝晒干,吃的时候用清水泡软,捞出捏干放入碗中放葱花和熟油蒸一下也非常好吃。 腌制雪里蕻 1. 新鲜的雪里蕻去掉黄叶和根部,掰成一叶叶洗干净; 2. 取一把放入盆中撒上盐用手揉蔫,然后拧一下成一把,然后放入坛中,重复此动作,直到将坛子摆满; 3. 每摆一层就撒一把盐,盐要多一些,最后压上石头或者重物,会出来很多汁液将雪里蕻淹没; 4. 腌好的雪里蕻可以泡一泡可以用来炖豆腐、包包子、就是切成小段用葱姜油炒一炒用来佐粥最好不过了。 腌制糖蒜(腊八蒜) 1. 大蒜250克,最好选择紫皮的大蒜; 2. 切去大蒜根部较硬的部分; 3. 将大蒜剥干净,仅留一两层外皮,洗干净,用干抹布吸干水分,一定要吸干水分,或者不洗也可以的; 4. 在陶瓷/玻璃容器内,按照一头蒜一小勺白糖的量加入白糖。 5. 加入哈尔滨正阳河酱油厂生产的米醋,如果是腌糖蒜,醋要没过大蒜,腌好后是乳黄色的,如果是腌腊八蒜,醋要与蒜的量持平,腌好后是绿色的。腌制1个月后就可以食用了。 另外也有人喜欢腌制,酱油糖蒜:蒜5斤,米醋2斤,酱油半斤,糖1斤,盐1两,蜂蜜1两,味精10克。制作方法同上,汤汁做法是先将米醋、酱油、糖、盐加热融化,晾凉,再加入蜂蜜和味精。 腌制蒜茄子 1. 把茄子洗干净,蒸10分钟后,撕开一个口子,晾凉; 2.把大蒜捣成蒜泥,加入适量的盐(以适口不过咸为宜) 3. 把蒜泥涂抹在茄子的口子里; 4. 把茄子装在密封的盒子里,放冰箱里冷藏一天,蒜茄子就腌好了; 注:盐放的少,保存的时间就短点,盐放的多,保存的时间就长点。腌好的蒜茄子一定要放在冰箱里冷藏,要不容易坏掉。 晒干菜 除了腌菜,哈尔滨人还有在秋天蔬菜大量上市时晒干菜的习惯。 萝卜干:将青萝卜洗净切成粗条和大片在太阳下摊开晾干。 豆角干:油豆角切成粗丝摆在太阳下通风晒干收起即可。豇豆角直接摊开挂在衣架上晾干,绑成一把把的即可。 茄子干:将茄子切成丝晾干,或切出螺旋形刀口晾干。 地瓜干:将地瓜煮熟切成大片,风干。
哈尔滨铁路博物馆 哈尔滨市由沙俄设计建造,是中东铁路的中心枢纽,从城市布局上说是一座标准的欧洲城市。中央大街是就是这座城市中最有代表性的街路,这条长街始建于1900年,街道建筑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71栋,是名副其实的欧洲历史建筑博物馆。 北起哈尔滨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路主干线,长1400米。主街及周边的辅路商服林立,是哈尔滨人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主要好处是可以观看防洪纪念塔标志性建筑,松花江两岸(亦可由此直接坐船去太阳岛街里,或者左转坐松花江索道过江至太阳岛街里),各种风格的欧洲历史建筑(建筑上有简介牌),尤为突出的是欧洲新艺术建筑风格(沙俄想创新来比肩法国,但在欧洲昙花一现,但哈尔滨却成了蜂拥而至的沙俄建筑艺术家们刷存在感的地方,新艺术风格建筑几乎遍布中央大街,东/西大直街周边,是世界建筑历史中的活标本);品尝哈尔滨最著名的各类美食【秋林食品的大列巴、塞依克,秋林里道斯的红肠系列、酒糖,华梅西餐厅(果脯面包,俄式西餐),马迭尔冷饮厅(冰棍,酸奶,小面包),老厨家锅包肉(网红但老哈尔滨人并不认同)】,逛逛著名的百盛商业区,中央商城,金安欧罗巴商厦等等。注意:烤红肠不要吃,不是好红肠。
86 Xidazhi St
86 西大直街
哈尔滨铁路博物馆 哈尔滨市由沙俄设计建造,是中东铁路的中心枢纽,从城市布局上说是一座标准的欧洲城市。中央大街是就是这座城市中最有代表性的街路,这条长街始建于1900年,街道建筑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71栋,是名副其实的欧洲历史建筑博物馆。 北起哈尔滨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路主干线,长1400米。主街及周边的辅路商服林立,是哈尔滨人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主要好处是可以观看防洪纪念塔标志性建筑,松花江两岸(亦可由此直接坐船去太阳岛街里,或者左转坐松花江索道过江至太阳岛街里),各种风格的欧洲历史建筑(建筑上有简介牌),尤为突出的是欧洲新艺术建筑风格(沙俄想创新来比肩法国,但在欧洲昙花一现,但哈尔滨却成了蜂拥而至的沙俄建筑艺术家们刷存在感的地方,新艺术风格建筑几乎遍布中央大街,东/西大直街周边,是世界建筑历史中的活标本);品尝哈尔滨最著名的各类美食【秋林食品的大列巴、塞依克,秋林里道斯的红肠系列、酒糖,华梅西餐厅(果脯面包,俄式西餐),马迭尔冷饮厅(冰棍,酸奶,小面包),老厨家锅包肉(网红但老哈尔滨人并不认同)】,逛逛著名的百盛商业区,中央商城,金安欧罗巴商厦等等。注意:烤红肠不要吃,不是好红肠。